一句数据开场:把1000万元变成1610万元,3年年化18%——这不是吹牛,是佳禾资本用数据和模型做出来的回测结果。
别按传统套路来讲逻辑,我直接把核心算给你看。回测假设:起始资金1000万,年化收益μ=18%,年化波动σ=12%,无风险利率2%。Sharpe=(18%-2%)/12%=1.33;最大回撤经优化后降到9%。交易成本假设:手续费+滑点=0.2%/回合,净年化≈18%*(1-0.002)≈17.96%,影响有限但不能忽视。
策略优化流程是这样:数据清洗→特征工程(动量、价量、事件)→多因子打分→在样本内网格搜索超参→滚动式walk‑forward(每次训练18个月,测试6个月)→加入交易成本模型→压力测试。回测结果用1000次蒙特卡洛评估波动区间:5年翻倍门槛为(1+r)^5>2→r>14.87%,在μ=18%,σ=12%下,单年度超过门槛概率≈60%,5年累计超过的模拟概率约为0.58。
关于仓位和风险:用Kelly公式估算单次最优仓位,设胜率W=55%、盈亏比R=1.6,Kelly f*=W-(1-W)/R≈0.269,实务上取半Kelly≈0.135,且对单仓设置上限3%组合暴露、日内违约VaR(99%)≈2.33*日波动(0.7%)≈1.63%,以此控制极端事件风险。
交易心理也被量化:把“因恐慌加仓”“因贪婪过度持仓”映射为超额持仓比率,对历史行为打分并用惩罚项加入优化目标,回撤发生时自动触发行为校正(冷却期)。
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包含:多策略分散、最大连续亏损阈值触发回撤保护、双层风控(策略级+组合级)和每日对账及模拟故障演练。所有风控规则都用明确阈值与触发概率支撑,便于追责与改进。
总结性一句:把感性决策转成可测量的量化规则,优化在于数据迭代与行为纠偏,而非盲信单一模型。你愿不愿意把下一步赌注交给模型而非直觉?
互动投票(请选择一项):
1) 我愿意跟随佳禾的量化策略(信任模型)
2) 我倾向混合策略(模型+人工)
3) 我更相信长期基本面(不信短期量化)
4) 我想先看完整回测报告才投票